来源:互联网新闻 时间:2020-05-02 22:23
在走基层采访中,北京的一位家长平淡地告诉记者:把8万元赞助费交出去,儿子挤进了海淀区的一所知名小学。
择校费少的6万元,最高达25万元
择校费越收越放肆
“孩子上学了吗?上哪个学校了?交了多少钱?”家有学童,家长们的话题少不了这样三个字“择校费”。
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最不愿提及、总是闪烁其词的三个字;但它却长久存在,成为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
每到新学年,总会上演几家欢乐几家愁。而耐人寻味的是,“办成了的”皆大欢喜,却对如何办成讳莫如深;没交上钱或交了钱也没办成的,捶胸顿足,却对缘何失败一头雾水。
这就是搅动万千家庭焦躁不安、欲罢不能的“择校费”。据说这几年,行情“疯涨”;更有一种说法,这里面“水”很深。
“水”究竟有多深?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一位刚刚经历过这场“大战”的北京家长,一探深浅。
交过钱后,没有收据
“我当然希望一分钱不交,但在这样的氛围下,我只能接受现状。”
等把8万元赞助费交出去,张女士几个月来悬着的心落下了。谢天谢地,儿子如愿以偿挤进了北京海淀区的一所知名小学。“择校,多少年了就是这样。”谈起择校费,张女士很平淡,“有少的6万,也有多的10多万。”
“现在不管干什么,都是明码标价。什么钱,花在什么地方,一清二楚。可只有这择校费花得不明不白。”许多家长都有类似于张女士的疑问,交过钱后,连一个收据也没有。
名校、离家近、口碑不错、师资很强,这就足够了。“好事摊在你头上,你还用关心那钱去了哪里吗?只要能交上这笔钱,就谢天谢地了。想想,还有多少人在羡慕着呢!”张女士不想再追问,还能怎样?当听到别的家长对附近另一所小学的种种怨言,她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费劲,花钱,值了。”
“向来心为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对每一位陷入择校泥潭的家长来说,这份经历,注定了是百味杂陈:纠结、焦虑、忐忑、紧张,被中间人的狮子大开口而激怒……
“想上好学校,拼爹、拼钱、拼命”
孩子四五岁,家长们就开始考虑上学问题,处处留心、找渠道,找资源。
“没有关系铺垫,你拿着钱,找谁?”
“择校,谁不是择一个、两个、三个?”“都是好学校,怎么可能想上就上?”
在张女士的规划中,一个是保底校,两个是择校目标校。
“另一个择校,是中间人帮着运作。”只有经过后,才知道,“其实,这些所谓的中间人已经由最初的私人关系演化成为一种商业运作。当时,自己还傻乎乎地信以为真,其实,他们也并不是什么都能做到。”
尽管中间人没有办成,但这费用却是不能少的。最终,她还是用尽关系找到了北京某校“领导”,面试合格,通知缴费,才有机会交择校费!
她不愿在等待中折磨自己,不愿时时处在神经质的焦灼之中:手机24小时开机,错过一个电话就追悔莫及,全天候挂在论坛上,补加各种QQ群……
无怪乎有人形容,想上好学校,得“三拼”:拼爹、拼钱、拼命。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曾觉得上学应该很简单,我想我还是不习惯,为了择校而东跑西颠。曾经理想不为斗米折腰,却要东奔西走陪着笑脸,泡着坛子期待奇迹出现,在等待中祝福别人上岸。麻烦、麻烦、麻烦、麻烦……北京的名校高不可攀。”
戏谑之词唱出家长们的几多无奈与心酸。
择校费,涨势迅猛
在北京,一家机构通过家长介绍、教育系统反馈、银行蹲点所见,调查得到的2011年北京市“幼升小”部分重点小学的择校费显示,家长要准备“打点”的择校费用多的竟高达25万元!据介绍,这其中包含了教委统一要求的数额(最高3万)以及人情关系费、中介费等的总和。
有学者愤怒地表示:“由于这一收费是违法的,所以主管部门、学校均不承认,采取‘不报不究’的态度。因此,出现这样反常的现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择校尚有‘三限’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收费反而陷入无从规范、无法无天的状态,巨额择校收费的收取、管理、使用从不公开,成为特别混乱、问题特别严重的‘黑洞’。”
今年幼升小,广州的家长们曝出各名牌小学择校费:华侨7万、东风东路8万、番禺市桥中心12万、华师附小16万……起步6万很普遍。网友惊呼:“比房价涨得快!”
事实上,北京地区择校费也正在呈现快速上涨态势。资料显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从七八千元涨到一万元、两万元、三万元。2000年,北京市出台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即招收择校生执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3万元)”原则。以此为参照,北京市幼升小、小升初的择校费很自然地固定在3万元的标准线上。
当然,这是“官方标准”,但由此拉开了择校费的口子。
“越收越放肆越没事儿了。”已故的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体特邀委员王晋堂生前谈及“三限政策”,曾明确指出:“慢慢地,把‘违法’的事情‘合法化’了尽管是‘有限’合法化。其后果是高中收、小升初收、入小学也收,甚至入公办幼儿园也照收不误。”
2010年底,教育部发布“禁令”,要求各地3年到5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但北京、广州、南京等地中小学择校费用不降反升。最近一项调查比较北京初中生家长和小学生家长所报告的数额,表明近年北京“小升初”择校准备费用至少递增30%。
明明是义务教育,却让收费由“违法”变“合法”
一边是义务教育,一边是高得离谱的择校费。面对孩子的前途,相当多的家长二话不说,只有接受现实。
“买个东西还得挑挑呢,这可是上学啊!能不挑么?学校质量都跟×××(北京某好学校)似的,就都消停了。因为不可能资源均衡、人人平等。大家就都折腾呗,各显神通。”
“我们不一样呀,不择校只能去条件最差的学校。如果各区教育资源稍微均衡一些,择校的人会大大减少,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年年,这样的择校故事都会重复上演。
尽管有严令禁止、大力整治学校乱收费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出台,但是,以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名义出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从未真正停止,这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填写“自愿”协议书、“被捐资助学”、将择校费通过指定的银行交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直接交给学校专门成立的基金会等机构,这是不少北京家长的亲身经历。他们还要被神神秘秘地召集在一起,统一口径,并订立“攻守同盟”:不要随便对外说。
很多家长更是指出:影响“捐资助学费”的另一个“变量”,与“关系”相关。对于找到“关系”的家长,学校会直接给出捐资助学费的金额,“如果关系够‘硬’,捐资助学费就会相对减免。”(编辑 陈颖)
周立波回应巡演票价高:我有思想 思想罗伯斯正式向刘翔道歉:他能理解我 他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公布 北京苏州天津浙江上半年环保罚款近2亿 2601家杭州钱江三桥被曝再次出现裂缝 官方:男童被绑架后嘴甜乖巧获救 绑匪曾带其刘翔 输了金牌赢了大气处理粗口“国税爷”后更要消除公众疑虑华表奖典礼 葛优的孤独与袁莉的蕾丝透银行收费一定要明明白白文物成了“一块砖”刘翔的风度比速度更赢人公众人物的微博不应失去“边界”普京骑摩托车耍酷嫩模半裸出镜卡扎菲女儿奢华家居曝光【高清组图】陕西秦公六号墓疑遭爆破掘盗 大量珍贵长沙“镇馆壶王”被指赝品乐清规划局一女办事员7次非法收受他人杭州千台电梯年底装“黑匣子” 门打不杭州突现怪风掀翻货车 专家:短时强对台风“南玛都”致浙江多乡镇受淹 今明浙江高校温馨迎新生浙江幼儿园体罚孩子克扣伙食将重罚全国6000万人明天起免缴个人所得税南京被劫持大巴人质获救 4名劫匪为杀沪杭高铁大面积晚点 铁路称因接触网异南京大巴劫持事件人质已获救 劫匪被击国税总局拟研究婚前房产加名税可行性男子“斗地主”引夫妻大战 女子拿铁锤北京正式申办2022年冬奥会环卫工救松鼠打了鹰引争议 专家建议顺快递公司仓库着火 大量快件和十来万现猪肉价格逆势连涨三月 主要因素为市场宁波一饮用水源疑遭高毒农药污染 村民浙江抽查酒店鱼翅羹 几十元的鱼翅酒店浙江省广电系统《美哉·浙江》摄影大赛浙江消费领域10大霸王条款曝光 快递浙江嘉兴9名“90后”成为大陆首批职楼市:万科、绿城大折扣售房? 双方均监控记录惊悚一幕:乘客不系安全带被甩李亚鹏“敛财门”:“嫣然天使基金”7联合国报告警告说全球数亿公顷土地濒临杭州除夕全城不限行 本周日尾号0和5镇海一仓库着火冒浓烟 二楼托儿所20中非临时国会开始选新总统 法国与联合义乌投200亿治“五水”欧元区去年11月份失业率维持高位购票高峰日12306又崩溃 显示有票韩国抢新年先机发布独岛宣传片 驳日本